企业文化

同心 28 载:港澳健儿的全运逐梦路

当 2025 年第十五届全运会的火炬即将在粤港澳三地点燃,回望 1997 年香港回归后首次踏上全运赛场的起点,港澳健儿与全运会的同心同行之路已铺展近三十载。从黄金宝在上海雨中斩获香港全运首金,到郭建恒为澳门夺得历史首枚奖牌;从观摩团的旁观者到联合办赛的东道主,每一块奖牌都镌刻着拼搏印记,每一次冲刺都见证着同心力量。

1997 年秋,上海第八届全运会的雨幕中,“亚洲车王” 黄金宝在男子公路自行车赛道上的最后冲刺,为刚回归祖国的香港赢得了全运史上第一枚金牌。“雨水夹着泥水甩满脸庞,但冲线那一刻,我知道这枚金牌不止属于我。” 时隔近三十年,黄金宝依然清晰记得那份荣耀。这枚金牌如同火种,点燃了港澳健儿的全运征程 ——2001 年广东九运会上,黄金宝成功卫冕,李丽珊则在滑浪风帆赛场再添一金,香港代表团首次展现多点开花的态势;而澳门也在这届全运会上完成首秀,派出运动员参赛的同时承办武术预赛,时任筹备官员潘永权至今难忘 “像回家一样的亲切感”。

同心 28 载:港澳健儿的全运逐梦路MK,mk体育,mksport体育,mk体育官网入口,mk体育平台

自行车项目始终是香港代表团的 “王牌”。黄金宝在八运、九运、十一运三夺金牌,职业生涯收获 3 金 2 铜的全运战绩,成为港澳健儿的精神标杆。接力棒随后传到李慧诗手中,这位从全运会赛场走向世界巅峰的名将,曾因首次参赛失利倍感失落,却在辽宁十二运、陕西十四运的夺冠经历中找准自我定位:“全运会让我看清短板,更让我结识了内地的兄弟姐妹,这种交流比奖牌更珍贵。” 如今香港单车馆里陈列的三件 “彩虹战衣”,正是全运舞台孕育世界冠军的最佳佐证。除了自行车,香港健儿在马术、田径等项目亦屡创佳绩,2009 年山东十一运上,林立信斩获的马术场地障碍个人金牌,成为香港非自行车项目的首枚全运金牌。

澳门的全运征程则书写着 “从无到有” 的突破。自 2001 年首次参赛以来,澳门健儿在摸索中前行,直到 2021 年陕西十四运,郭建恒在空手道个人型项目夺得铜牌,实现澳门全运奖牌零的突破。这枚沉甸甸的奖牌如同催化剂,不仅让郭建恒在后续杭州亚运会上摘得两银,更激励了整个澳门体育界 —— 十四运后,李祎一举夺得澳门亚运会首金,印证了全运舞台对港澳体育的助推作用。2025 年十五运,澳门将派出 400 名全运选手、180 名残特奥运动员参赛,3500 余名志愿者整装待发,空手道、女排等项目门票早早售罄,展现着 “体育之城” 的热情。

2025 年的全运会,成为港澳与全运同心同行的里程碑。这是全运会首次走进香港、澳门,粤港澳三地联合办赛的模式,正是霍震霆等体育界人士早在八运会时就萌生的构想。香港派出 600 人的历届最大代表团,参与 28 个项目角逐,11 对人马组合的马术阵容创历史之最;澳门赛区的场馆交付进入倒计时,火炬传递路线将串联起城市地标,让居民与游客共赴盛会。海关总署设立 12 个口岸专用通道,创新跨境赛事 “无感通关” 模式;香港警队历经两年演练,确保闹市中的赛事与市民生活和谐共生。名为 “同心跃” 的奖牌设计更藏巧思:港珠澳大桥造型的挂扣象征三地同心,66 道纹路镌刻全运历史,中华白海豚浮雕呼应湾区灵韵。

从 1997 年的第一枚金牌到 2025 年的联合办赛,全运会早已超越竞技本身。它是黄金宝口中 “与兄弟姐妹交流的纽带”,是潘永权眼中 “推动澳门体育发展的引擎”,更是 “一国两制” 下三地画出最大同心圆的生动写照。当港澳健儿再次踏上全运赛场,他们承载的不仅是夺牌的期许,更是近三十载同心同行的深情,是大湾区共跃未来的力量。

这篇文章围绕港澳健儿与全运的羁绊展开,融入了多个历史瞬间与鲜活故事。你若想补充某名运动员的细节、增加赛事筹备的更多信息,或是调整内容侧重点,都可以随时告诉我。

发表评论